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欢迎您!

| 学院主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城市国学讲坛第335讲报道| 传承千年的吟诵——《婚礼诗经》舞台剧实践

2024-10-16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洪美珊

2024年10月11日上午,“城市国学讲坛”邀请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理事兼任吟诵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吟诵团团长吴军华老师,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婚礼体验课——《婚礼诗经》舞台剧实践。

《诗经》中的《关雎》和《桃夭》虽然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在婚礼场合的应用。吴老师指出《关雎》作为周代婚姻典礼上的乐歌,开创了“君子配淑女”的婚姻模式,诗歌所倡导的婚姻观念以品德和修养为重,其爱情观是“发乎情,止乎礼”。《桃夭》则是一首婚庆赞歌,完整体现了一个女子从出嫁结婚、生育子嗣、儿孙满堂的三个幸福阶段,它和《关雎》一起构成《婚礼诗经》舞台剧的主旋律。在讲解作品过程中,吴老师结合传统吟诵,引导同学们通过手势比划、口头发声,配合钟鼓之声,反复咏唱诗句。在“声入心通”的作用下,大家对《诗经》婚礼诗的美好寓意更加心领神会。

接下来,吴老师讲解了传统婚礼的仪式流程,并让同学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传统婚礼的独特魅力。在吴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下,“新人”向观众先后展示了“拜堂”“同牢而食”“合卺而饮”“结发”“称呼执手”等礼仪,“众亲朋”集体合诵《关雎》和《桃夭》以表达美好祝福。这场由同学们共同演绎的《婚礼诗经》舞台剧,将整个课堂氛围推向高潮。通过演习中华民族传统婚嫁礼仪,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中式婚礼的庄重典雅,并在礼仪实践中唤起对待人事的敬畏心、恭敬心,相信为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会有一定助益。

“城市国学讲坛”自2006年创办以来,迄今已举办335讲,已成为学校一张最具分量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城市国学讲坛”与“思政大讲堂”、“甘泉文化大讲堂”联镳并进,邀请了一大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以及各方面模范人物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以“榜样力量+专业讲解”的方式讲解时政热点、诠释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普及法治思想,有效扩展了大思政育人格局,让校内师生接受了高层次的文化熏陶,也成为我们力行“第二个结合”思想的有益尝试。

(供稿:陈凯玲 供图:达智)

上一篇:城市国学讲坛第337讲报道| 林远洋《中华传统妆造与服装配饰》

下一篇:城市国学讲坛第333讲报道| 苏颜林《中国茶文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