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4日,为进一步整合利用增城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好甘泉文化与菊坡文化这两张历史文化名片,我院甘泉文化建设项目组成员在宋婕院长带领下,前往莲花书院遗址、清献园开展调研。中共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应邀担任指导专家,随同调研,为项目建设提供宝贵意见。

项目组首先来到位于南香山东南山麓的莲花书院(又名莲洞书院)遗址,该书院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是湛若水创办的40余所书院中目前唯一经过考古发掘且保存完整的重要遗址,也是广州地区重要的明代书院遗址,被评为“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之一。项目组认真听取了增城区宁西街科教文组主任冯海权对遗址的详细介绍,并考察了“海阔天空”摩崖石刻、湛子洞等甘泉先生昔日讲学游息之所。专家认为这些重要历史遗迹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进一步挖掘其历史故事、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使甘泉文化的研学之旅真正实现学、思、游相互促进。

随后,项目组又来到位于坑贝村的清献园,参观了南宋名臣崔与之的纪念馆及崔太师宗祠。崔与之以清廉勤政著名于世,他与弟子李昴英创办了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菊坡学派”,使之一度成为南宋至元初岭南学术主流,并与明代陈白沙、湛甘泉师徒的“江门学派”共同构成了岭南儒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学术启示。因此,项目组对“菊坡文化”与“甘泉文化”的特质异同、传承关系展开深入调研,在考察中获取了更多的一手资料。

利用清献园作为“广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调研活动结合马院党支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同时开展了“沉浸式”学习廉洁文化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通过瞻仰岭南一代先贤崔与之的清廉风范,学习其“清廉勤政、文功武略、为民除弊、清风传家”的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为马院教师领悟和践行“两个结合”思想提供了具体路径。

本次调研活动作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甘泉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的阶段性研究工作,为研发“甘泉文化”与“菊坡文化”相结合的精品研学路线,打造“行走”的“传统+思政”课堂夯实基础。在未来,基地将以广州东部中心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集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甘泉文化旅游地、国家研学基地、全球甘泉文化窗口、中外甘泉文化交流平台,助推增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供图:陈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