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当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2024年6月19-21日,在南校区8615实训室成功组织了为期三天的数字人采集工作。此次采集工作有学院28名专任教师参与,其中党员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肩负资源库建设重任,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的数据采集,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添砖加瓦。
“数字人”又称“2D真人孪生数字人”, 指人们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一个类似真人的虚拟人形象。最常见的“数字人”出现在电商直播领域,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数字人”被赋予更多“智能”,在一些服务类、教育类的场景迅速落地,满足企业、学校等机构的多种需求。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字人采集工作,从技术革新与教育创新的融合、推动数字化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满足不同群体用户的多样化学习需要、AI+赋能职业教育等四个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运用新质生产力,助力推动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对于此次资源库建设以及数字人采集工作的成果,参与教师表示,这是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尝试和探索,更是对数字化时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一次深刻反思和创新。




(采集现场)

(技术处理现场)
(图/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孟昉;审核:电子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