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欢迎您!

| 学院主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城市国学讲坛第401讲报道|千年诗韵焕新声:《婚礼诗经》创新演绎千年婚俗之美

2025-04-02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洪美珊

2025年3月28日上午,新学期第一期“城市国学讲坛”以独特的形式在我校甘泉书院正心堂展开。主讲嘉宾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理事、吟诵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吟诵团团长的吴军华老师带领60多名学生,通过沉浸式情景体验的形式,解锁《诗经》中尘封千年的婚俗内涵,为传统婚恋教育注入鲜活生命力。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婕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突破传统讲学模式,以《关雎》、《桃夭》两首婚嫁经典为经纬,编织出立体生动的周代婚仪画卷。吴军华老师以学术考据为根基,揭示《关雎》"乐而不淫"的君子之礼与《桃夭》"其叶蓁蓁"的生育礼赞,展现了中国最早的婚恋观中倡导以品德和修养为核心,以及其蕴含的“德配其位"的价值内核。现场通过吟诵谱曲、钟鼓和鸣的立体演绎,让沉睡经卷中的雅乐重新流淌。

在情景体验环节,学子们化身礼生、新郎新娘和双方父母,在吴老师指导下完整复现"同牢合卺""结发同心"等古礼程式。当新人执雁为礼、素手交杯,配合《桃夭》的叠咏吟唱,传统婚俗中"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文化深意变得可触可感。这场跨越三千年的文化对话,不仅重现了"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礼乐场景,更在年轻心灵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当最后《关雎》的吟诵声在讲堂回荡,传统文化正以青春之姿,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华彩篇章。

作为学校文化育人品牌,"城市国学讲坛"坚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次创新实践构建了"学术讲解+仪式展演+情感体验"三维育人模式,将《诗经》婚俗中"发乎情,止乎礼"的伦理智慧,转化为学生们的情感认知。

“城市国学讲坛”自2006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401讲,成为学校极具分量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城市国学讲坛”与“思政大讲堂”“甘泉文化大讲堂”携手共进,邀请众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各方面模范人物走进校园,以“榜样力量+专业讲解”的创新方式,解读时政热点、诠释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普及法治思想,有效拓展了大思政育人格局,让校内师生接受了高层次的文化熏陶,也是对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的有益探索,促使“第二个结合"在青春校园绽放时代光彩。

(供稿供图:杨琦)

上一篇:思政大讲堂第45讲回顾 | 网络直播的野蛮生长与法律合规实务

下一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第十八届“青春杯”棋艺大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