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教研活动在推进课程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学校关于教研活动“主体多维、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月12日、3月14日在A7栋210室红色剧本杀主题体验馆,组织全体教师以及若干学生代表,连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集体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北京红帆工作室专业研发团队,围绕《星火》《清澈的爱》两套红色剧本杀及《长征》《幸福小镇》两套红色桌游,精心组织完成活动。



一、沉浸式教学:红色剧本杀激活思政课堂
红色剧本杀《星火》以1948年如何争取和平解放北京为历史背景,带领参与者穿越时空感悟革命初心,牢记那段峥嵘岁月;《清澈的爱》则聚焦隐蔽战线斗争,以谍战叙事激发家国情怀,感受坚守信仰的“电波战士”李白同志的红色传奇;桌游《长征》通过战略推演参与战略决策,重温长征中的经典战役,还原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之处。《幸福小镇》则以卡牌互动形式串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各要素,强化乡村文化自信。活动期间,北京红帆工作室专家以“玩家+观察者”双重视角展开示范教学,教师们通过角色扮演、线索推理、团队协作等环节,亲身体验红色剧本杀的叙事张力和教育价值。这种“寓教于剧、以游促学”的模式,将党史知识、理论逻辑与情感共鸣深度融合,为思政课注入了鲜活生命力。



二、教研融合:探索思政教育教研创新路径
本次集体教研突破传统理论研讨框架,聚焦“如何将剧本杀转化为教学资源”这一核心议题。教师们在体验前后分组研讨,结合剧本杀的情节设计、角色任务与思政知识点,探索课堂情境创设、价值观引导及学生参与度提升的具体策略。北京红帆工作室团队还分享了“剧本杀+理论教学”的课程开发经验,强调通过角色代入增强学生历史共情能力,以互动机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三、守正创新: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品牌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此次教研活动是学院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年轻化表达的又一创新实践。红色剧本杀主题馆自建成以来,始终坚持将思政课教学目标、革命精神传承与青年话语体系紧密结合。学院相关负责人在总结中指出:“用青年人喜爱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是新时代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我们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创新思政课教研方式,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思政实践教学环节,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代代相传。”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本次教研结束后组织相关课程团队结合教研成果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并面向学生逐步推出以红色剧本杀和桌游为依托的实践教学课程,进一步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
(供稿:庄海华 供图:达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