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晚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丁晋清教授在教学楼A3-217为大会计24级(三二分段)、食品检测24级3班(中外合作班)、市政24级1班共127名学生作了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学习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战明教授主持。

丁教授从“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历史背景”、“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和“新质生产力的理解误区”五个维度来展开。报告开始,丁教授结合最新时政热点和广东省具体情况,鞭策同学们要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看待热点社会现象,深入问题本质,以辩证思维看待事物。他指出,广东作为全国第一大经济强省,拥有显著的优势地位,同学们作为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应为广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后的报告中,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背景,丁教授以全局性、前瞻性眼光,分析了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的态势。他强调,我国经济总量虽不断提升,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距离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将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加强我国国际科技竞争力的强力抓手。同时,丁教授重点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点明了新质生产力未来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发展和智能化制造。报告最后,丁教授指出了对新质生产力理解的误区,包括“离开产业、离开生态、离开GDP、离开改革开放、离开抱团”等多个需要警惕的错误认识,引导全体师生正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鲜明特征与培育路径。

报告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战明教授作总结发言,丁教授的报告内容详实全面,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深度,对新质生产力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师生们对新质生产力有了更加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报告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也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希望全体师生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供图:程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