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欢迎您!

| 学院主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城市国学讲坛第338讲报道| 如何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2024-11-04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洪美珊

电影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不仅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讲述国家故事、展现民族精神、传递文化价值的有效手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与灵感!

2024年11月1日上午,“城市国学讲坛”特邀了职业影视导演/编剧,广东电影家协会会员牛江涛老师,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如何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彩讲座。

在新时代背景下,电影艺术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牛江涛老师在讲座中指出,电影不仅是娱乐大众的工具,更是文化输出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电影艺术讲述中国故事,不仅能够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能传递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

首先,选题策划是电影讲述中国故事的基础。电影选题应紧贴时代脉搏,挖掘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价值的主题。例如,电影《卧虎藏龙》通过武侠故事的外壳,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成功地吸引了国际观众的兴趣。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策划更多反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让世界了解中国。

其次,牛江涛老师强调了视觉呈现是电影艺术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例如,电影《卧虎藏龙》影片中竹林打斗的场景,绿色的竹林与人物的服饰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突出了人物的武艺高强和内心的宁静。此外,影片中夜晚的场景多采用冷色调,营造出一种神秘和紧张的氛围,与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故事的悬疑性相呼应。通过运用了大量长镜头和精心设计的构图,将观众带入一个如梦如幻、且富有诗意的武侠世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武术的精髓。影片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的敬畏、对家族荣誉的重视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这样的电影,观众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最后,创新融合是提升中国故事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电影艺术讲述中国故事,不应局限于传统叙事,而应积极吸收和融合国际元素,创造出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特色的作品。例如,电影《流浪地球》将科幻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了中国面对全球性问题时的责任感和担当,成功地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城市国学讲坛”自2006年创办以来,迄今已举办337讲,已成为学校一张最具份量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城市国学讲坛”与“思政大讲堂”、“甘泉文化大讲堂”联镳并进,邀请了一大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以及各方面模范人物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以“榜样力量+专业讲解”的方式讲解时政热点、诠释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普及法治思想,有效扩展了大思政育人格局,让校内师生接受了高层次的文化熏陶,也成为我们力行“第二个结合”思想的有益尝试。

(供图、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易子晴)

上一篇:喜报|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突击队荣获2024年广东省中高职学校思政教育“粤行”活动一等奖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到广东省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