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至7月18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二个结合”导向下的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培训班在甘泉书院顺利举办,来自广东圣贤教育集团的30名中小学校与幼儿园员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合作签约仪式)
我校自2008年成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以来,积极承办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项目二十余项,培训人数超过五千三百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创新了“经典为本、学修并重、思政融入、人文化成”的培训课程理念,构建了“道·学·术·用”教师传统文化培训课程体系,开发了“经典智慧、进学致知、雅艺修身、传道授业”四大课程体系,为教师传统文化培训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模式与途径,获得了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次培训,正是我校“道·学·术·用”教师传统文化培训模式在中小学的探索与应用。

(许自力老师带领学员练习陈氏太极拳)
培训围绕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实践路径等热点与难点问题,依托我校构建的“道·学·术·用”教师传统文化培训课程体系,结合我校甘泉文化特色,精心研制培训方案与培训课程。既有对“第二个结合”的内涵与意义的专题解读,也有对模式构建与路径探索的案例分析,还有陈式太极拳、茶艺等雅艺的实践体验,更有到南香山莲花书院旧址的现场教学,让学员从思想认识、实践体悟、创造性转化等方面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理论功底与实践素养,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宋婕院长作《“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与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主题讲座)

(谭习龙老师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的实践路径及案例》分享)

(李俊老师作《从活动到成果:传统文化进校园品牌案例》分享)

(王奕芬老师带领学员茶文化体验)

(黄冠文老师作《岭南心学大师湛甘泉》主题讲座)
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表示在认识、模式、路径上对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有校长认为,本次培训开拓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今后将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以传统的经典教育或雅艺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学科+传统文化”、“第二课堂+传统文化”等路径与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在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当中。有德育主任认为,培训强调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优化学校德育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接下来将会在德育体系、德育课程、德育评价等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场教学合影)
本次培训是甘泉书院揭牌成立以来承办的第一场社会培训活动。甘泉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承担赓续中华文脉的历史使命,聘请中山大学教授、中宣部和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冯达文先生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书院名誉院长,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校长担任书院院长,下设甘泉文化育人中心、甘泉文化研究中心以及甘泉文化推广中心三大内设机构,建设典藏室、甘泉馆、时习宫、游艺斋、演礼阁、六艺台、太和轩、正心堂等总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实践体验场馆,发挥思政(文化)育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供稿:谭习龙 供图:苏达智)

(结业仪式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