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主题为“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城市国学讲坛”第327期活动在科教城校区A3-203举行。本期活动邀请著名书法教育家、一凡解字创始人张帆老师作为主讲嘉宾进行授课,本校国学精粹课程团队成员舒莹老师组织23级软件(1)班的同学及校内其他学生聆听了讲座。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四书五经的一个基本义理就是“敬”,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修身、处世原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具普世价值的概念。学习“敬”的要义,理解“敬”的道理,践行“敬”的行为,对塑造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必修课程。
张帆老师的讲座从“什么是‘敬’”、“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敬人者人恒恶之”、“儒家‘敬’文化”四个部分进行展开。先用解字的方法去解读什么是“敬”,带领着现场的同学们从“敬”字的嬗变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接着,张老师生动地用“程门立雪”、“三顾茅庐”、“六尺巷”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做到“敬”这一深刻的道理,再用“二桃杀三士”典故启发大家不敬人者将人恒恶之。最后,张老师用儒家的“敬”文化点题,号召大家要以中华文字为切入点,去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张老师的授课感情充沛,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与“敬”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人。授课结束时,全体同学起身向老师行礼并致谢,对此,张老师深表欣慰地表示,这堂课的主旨在学生的行为中得以很好地体现和落实。

“城市国学讲坛”自2006年创办以来,一直秉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文化自信”的宗旨,不断拓广讲座形式,拓深讲座内容,迄今已举办327讲。根据讲座内容集结整理的《城市国学讲坛》已出版九辑,并由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成为学校一张最具份量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城市国学讲坛”与“思政大讲堂”珠联壁合,邀请了一大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以及各方面模范人物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以“榜样力量+专业讲解”的方式讲解时政热点、诠释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普及法治思想,有效扩展了大思政育人格局,让校内师生接受了高层次的文化熏陶,也成为我们力行“第二个结合”思想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