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婕、副院长于战明应邀针对广州市增城区如何擦亮增城区莲花书院创办人湛若水文化名片,赋能增城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 参加调研的有增城区宣传部副部长杨荣邦、广东省林业局事务中心科长陈日强、广州日报读懂广州工作室执行总监刘幸,原广州市作协副主席、增城市文联主席、增城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巫国明,岭南心学研究会湛若水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增城文史专家湛汝松等。
调研团实地考察增城区南香山莲花书院历史遗址,巫国明和湛汝松分别对湛若水及其莲花书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湛若水(1466年-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是与王阳明齐名的明代大儒。莲花书院是他创办的40所书院中目前经过考古发掘且保存完整的重要遗址,是岭南地区保存比较好的明代书院遗址。该书院耗费了湛若水大量精力,从选址到建成历时三年。湛若水读书不为做官、身处逆境不随遇而安、为官清廉和重视教育为后人拍手称赞。
调研会上,宋婕教授表示作为整体入驻增城区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拥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和传播经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教育和普及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甘泉书院为载体,把甘泉优秀文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整合中山大学、省社科院等重要科研资源进行甘泉文化的研究、活化,进而召开甘泉文化国际论坛;以甘泉文化讲堂为平台对市民进行以甘泉文化精粹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好甘泉文化故事,赋能增城区乃至广州市高质量发展。
(供稿/供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于战明 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擦亮湛若水文化名片

讲好甘泉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