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3月,旅游学院组织开展了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以理论武装头脑,以文化润心铸魂,激励青年学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3月18日晚上,学院党总支书记古瑛在A2-207以《践行青春使命,争做新时代“文旅雷锋”》为题,为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三个专业2024级240多名学生讲授了思政第一课。
课堂上,古书记首先向学生提问:“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同学们回答:学雷锋纪念日!古书记继续提问:今年的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做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过多少次和‘旅游’相关的关键词?”当同学们在古书记引导下通过DeepSeek等工具了解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旅游”(含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等)关键词共9次时,都颇感振奋。随后,古书记深刻阐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剖析数字时代背景下精神传承的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文旅雷锋”的多元实践路径。她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新时代文旅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新时代青年更高的使命要求。她勉励学生们要在学思践悟中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将雷锋精神与文旅专业特色相结合,立足行业实际,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旅游场景中焕发新的活力。课堂上,学生们积极互动,围绕如何在数字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古瑛书记为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雷锋精神的体悟,古书记还邀请了广州市工青妇乡村振兴最美志愿者、广州市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以伴青少年发展中心副总干事吴清清到课堂与同学们分享了做志愿服务的成长故事并和同学们亲切互动。古书记的思政第一课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行业发展,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榜样引领、案例剖析、互动研讨等方式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和感染,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旅雷锋”精神,努力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旅游行业的创新者,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文旅事业中焕发光彩。

(广州市工青妇乡村振兴最美志愿者吴清清受邀走进旅院“思政第一课”课堂)
3月20日,学院院长廖建华以《志向与坚守》为主题,为23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堂激励人心的思政课。课程围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结合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职业信念,锤炼专业本领。廖院长强调,新时代青年应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在社会发展和行业变革中勇立潮头,以拼搏奋斗书写无悔青春,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廖建华院长为学生讲思政第一课
此次“思政第一课”聚焦时代使命,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和行业前沿动态,充分展现了旅游学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课程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与专业认同感。未来,旅游学院将持续深化思政课程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学院将不断创新育人模式,锻造高素质文旅人才,引领青年学子勇担时代重任,为推动文化繁荣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新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