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院新闻社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3日,旅游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陈宏悦、部分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一行前往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汤湖村,探访多位为新中国建设、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和热血的老党员同志,通过聆听老党员们的亲身经历,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民服务,党在心中:袁新娥奶奶
袁新娥奶奶,76岁,曾经是汤湖村的妇女主任,一直服务于汤湖村百姓。在她退休后,又被返聘,协助开发温泉的旅游资源。目前,汤湖村的温泉入户已有十几年,家家都不用安装热水器。袁奶奶在年轻的时候,因工受伤,现在她的手指以及脖子仍会疼痛,但是并未因为伤痛而减少对工作的付出。政府和村里对袁奶奶的照顾也很妥帖,在交流的过程中,总是能看到袁奶奶脸上的笑容,教导我们要时刻铭记党的好。



坚守岗位,初心不改:周运电奶奶
周运电奶奶,89岁,1955年入党,69年党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萌生了入党的想法,积极投入国家的建设当中。交谈时,周奶奶拿出了她小心珍藏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跟我们讲述她的故事。听周奶奶讲,她的父亲曾经是一名红军党员,从事地下工作,建国后便做了当地的乡长,一生都未离开乡村。她的爱人也是党员,在年轻时考上了韶关师范学院,毕业后返回当地,教书育人。周奶奶对党忠诚,奉献一生。青年时期,她是一名生产合作社的队长,一直搞宣传工作,深入家家户户宣传,将党的政策解释给每一位村民。我们临走时,周奶奶牵着大家的手教诲我们:要为共产党做事为国家做事。



铁血荣光,军魂永驻:叶春露爷爷
叶春露爷爷,77岁,1975年入党,1969年参军,曾经是民兵连的连长,一直从事党的工作。爷爷的身体在曾经工作的时候受了伤,现在一直坐着轮椅。爷爷说起曾经的工作,他总是一脸的骄傲和自信,始终洋溢着笑容。叶爷爷跟我们回忆了他年轻时的汤湖村,曾经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感激党和国家,才能有现在安稳、富足的生活。最后,叶爷爷嘱咐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用青春的力量建设祖国、服务人民。



通过这次访谈,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老党员们对党的忠诚与热爱,以及他们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奋斗。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文:邓嘉炜 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