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团(总)支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相关要求我校团委决定2022年继续组织开展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时间

2022年7月至9月

、总体原则

1.提高站位,突出主题。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把牢正确政治方向,突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年度主题,宣传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历史意义,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团结引领青年学生深入学习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

2.立足实际,就近就便。在形式内容上力求深入深刻,在效果导向上力求触动思想,注重就近就便安排,合理确定团队规模,更加广泛、有效地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立足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将“三下乡”与“返家乡”“展翅计划”紧密结合,形成目标一致、相互促进的工作态势,切实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化能力,树立正确就业观。

3.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集中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低风险地区须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条件下开展。选派教师加强指导,开展活动前和过程中要充分研判部署,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置。

4.创新载体,务求实效。按疫情防控要求将线下积极开展与线上加强传播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严实作风,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注重将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引导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

 

、实践内容 

组织广大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及成就宣讲、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普宣传、社会调查、学术调研、禁毒公益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可参考《关于开展2022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中的“团队类型”,详见附件1

 

、活动组织形式 

本次“三下乡”共设置省级、市级、校级、级四类重点团队。各学院在广泛发动、充分动员的基础上,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引领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

省级、市级重点团队:采取自主申报形式,有意向申报省级重点团队的团队填写《2022 年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申报表及汇总表》(附件27月6日12:00前将电子版文件和盖章扫描PDF文件发送至邮箱ytw.218@163.com,市级重点团队申报另行通知。

级重点团队:“学生申报、学院整合、学统筹”为原则,从“、团支部”等不同层面出发,组建相应层次的社会实践团队,确定1-2级重点团队、11-12级重点团队。级重点团由学团委负责组织,实践团队成员在学第十“青马班”学员中择优产生,级重点团队由未参加级重点队伍的“青马班”学员、各学院学生骨干组成。  

1.每支队伍人数应为6-15人,并在其中选出队长、副队长各1名。每支队伍必须有1-2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要参与实践计划的制定,随队参与指导,掌握实践团队的详细进程,严格遵守地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活动

2.  学将统一为参加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老师和学生购疫情保障险和人身安全意外险。

 

、活动流程 

1. 前期调研:各学院团总支要充分发掘资源,深入调研,了解各地县域范围内基层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开展好前期调研工作,联系好实践活动地点,提高实践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2. 项目申报: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各实践队填写《2022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附件3、《2022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附件4活动内容涉及到推普宣传同时填写《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申报表》(附件7)详见(附件6)7612点前电子版文件和盖章扫描PDF文件发送至邮箱ytw.218@163.com,同时将纸质版一式两份报送学团委办公室。项目申报只接受团队申请,实践地点原则上要求在广州及其周边县(区、市)的农村地区,不得跨省开展活动,实践时间为5天左右,8月20日前完成社会实践。

3. 团队培训:各学院团总支对实践团队进行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培训、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培训及项目实施内容培训,使他们了解当地情况,掌握服务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求他们注意加强与即将前往的服务地联系、沟通,细化服务项目实施计划。  

4. 项目实施:各团队选择1个主题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调研题目见附件5,也可自拟,但必须切合实际,具有社会实践意义。各实践团队按设计好实践项目和活动内容分赴各实践地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按照“就近就便、安全第一、统一行动”的原则,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针对交通、饮食、居住等情况,制定安全措施,全面掌握本实践团队出发前、进行中和结束时的安全情况;各团队指导教师要带头参加社会实践,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安全有效,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5. 活动总结: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实践团队认真梳理活动方案、活动新闻稿、活动照片、宣传视频、活动总结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等材料格式均为A4纸、一级标题宋体三号、二级标题宋体三、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

序号

提交材料名称

备注

1

团队调研总结报告1份

4000字左右

2

团队个人实践心得体会

不少于400字/人

3

每个团队至少提交10张(带文字说明)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为JPEG格式,须有全体实践队员的工作合影、活动场景照片特写等,有三下乡标志、学院标志,能体现活动主题

 

4

当地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

 

5

接收单位评语(即实践活动意见反馈表)

 

6

如有DV短片的实践团队将DV母带刻碟后,将光盘上交

 

7

其他材料

 

上述总结材料2022年8月31日前将相关材料电子版和盖章扫描PDF发送至团委邮箱ytw.218@163.com。学团委通过组织座谈、报告、展览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化实践成果,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与覆盖面。

、工作要求

1.积极动员,参与项目申报。各学院团总支组建1支实践队(其中国际商务学院可组建2支实践队),填写项目申报表并按时上报至学校团委邮箱ytw.218@163.com组队成员信息一经提交原则上不得修改

2.精心组织,突出育人实效。各二级学院团总支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结合实践队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个人优势,选取1-2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3.严格管理,守住安全底线。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得跨进行,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集中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低风险地区须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条件下开展。选派教师加强指导,开展活动前和过程中要充分研判部署,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置。具体要求如下:(1)团队实践地仅限于广东省不得超出此范围;(2)学生开展户内实践活动(如宣讲、公益课堂等),服务人数不得超过50人。

备注:如因项目实施需要,经指导老师批准后,有其他特殊需求者,须在活动实施前的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党组织、校团委报备(校团委联系人:庹琳燕

4.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覆盖面。实践过程中,各实践团队要依托所在团组织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实践动态,并加强与“广城职院团委”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各实践队(或学生个人)可向学校团委投稿,投稿内容可包括实践团队简介、特色做法、队员们所获所得(文字、图片资料)和项目成果。投稿方式另行通知。

备注:如因项目实施需要,经指导老师批准后,有其他特殊需求者,须在活动实施前的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党组织、校团委报备(校团委联系人:庹琳燕 18270915687)

、经费保障

各实践团队经费资助实行学资助、学院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团委将给予院级重点实践队1000元的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期间餐费、活动所需物资、购买文献资料、团队“优秀个人”评优奖金等,不得用于交通费。其中,餐费、物资等支出凭有效发票、公务卡刷卡记录等材料报销。

、奖项设置

2022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设 “优秀团队奖”2名,奖金600元/团队;设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名,奖金200元/人;设校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40名,奖金100元/人。

活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9927271245

陈培宏 18475977830

周智聪 13263930113

庹琳燕 18270915687

 

共青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委员会

202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