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红色思政大课堂——广州起义图片展”系列活动,让师生近距离了解广东、广州的红色革命历史,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塑造时代新人。本次活动分成展演和展览两个部分。

展演活动在我校南校区8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校副校长王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婕、党总支书记峻松,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宣教部副主任杨彦立,广州市白云山雕塑景区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林杰升、副主任许冬、政工部部长王秀,以及上述部门、单位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还有我校学生代表等近100多人,一同参加活动。此外,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广州起义革命者后人杨殷外孙女崔静薇女士以及广东木偶剧团。

首先,王军和杨琪分别为本次活动致辞。双方对馆校合作以来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寄望双方同向同行致力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进行融合,构建多元、丰富、深受学生欢迎、富有成效的馆校协同育人模式。


我校王军副校长致辞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杨琪馆长致辞


马院宋婕院长、峻松书记为红色文化宣讲导师颁发聘书


广州起义革命者后人杨殷外孙女崔静薇女士为学生寄语


崔静薇女士走上讲台,寄语学生,深情回顾杨殷烈士高尚的家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勉励同学们不忘先辈遗志,珍惜当前幸福生活,奋发有为,努力实现先辈夙愿。崔静薇女士现场为学生代表戴红布带,寓意红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崔静薇女士为学生佩戴红布带


随后,举行聘任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优秀讲解员苏香旭、汤敏、杨蒙妮为我院红色文化宣讲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为他们现场颁发聘书。三位新聘宣讲导师现场讲授微党课《伟大的尝试》,生动立体地讲述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感人历史,通过叶剑英、杨殷、张太雷、梁桂华、游曦等先辈故事的串讲,带领师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95年前广州起义的红色风暴,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生动立体的微党课《伟大的尝试》


接着,广东木偶剧团带来了视觉冲突性强、令人震撼的木偶剧表演《游曦》,该剧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27年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19岁女兵班长游曦一生追随革命、奋勇守卫天字码头的场景,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英勇战斗的精神。

倍感震撼的木偶剧《游曦》


展演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一同前往山月楼美术馆,参观广州起义图片展。展览由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金牌讲解员苏香旭老师负责,师生们在苏老师的讲解下,更深刻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广州起义。

师生们认真倾听金牌讲解员苏香旭在山月楼美术馆广州起义图片展现场的精彩解说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21年3月成立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各项要求,结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域着力加大“馆校共建,融合育人”的力度,不断拓展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相继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市博物馆、广州市白云山雕塑景区等1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在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育人的亲和力及获得感等方面不断地下工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活动圆满结束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卢仙凤  摄影:苏达智 陈明睿、李政龙、梁嘉容、庄泽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