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入全面铺开阶段。10月13日,学院召开合并组建以来第一次人事工作大会,部署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院长李训贵在大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党委书记孙云作重要指示。大会由副院长刘范一主持。

李训贵院长作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

会上,李院长全面总结了我院组建成立一年来人事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形势、政策做了简要的分析。

李训贵在讲话中指出,校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在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才环境、调动基层组织及全体教职工积极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学院组建成立一年,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体现在四个方面:1、管理体制、机构改革取得实效,制定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引进人才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2、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学院组织了对校内900多人工资信息采集工作,建立编内和编外人员的数据库;3、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清理人事档案,并对其进行归类和整理,组织人员建立完善纪检、监察、后勤、接待制度,启动人才强校工程,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人才;4、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成立中评委,对在编在岗人员资格重新审定,增加申请高级、中级职数。但是,也应该看到,我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院教职工结构分布不合理,行政、工勤人员超编;教师、教辅人员缺编,教师队伍失衡;学科、学缘结构不尽合理;有些教职工本科、硕士专业跨度太大,相去甚远;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事故时有发生;部分教师忧患意识不强,大锅饭、平均主义思想严重;个别教师压力不大,教学科研成果不多与学院要求快速发展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李训贵强调,为了解决以上存在问题,使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学院决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她认为,当前国家宏观改革为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和我校前面的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为这一次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深化改革的时机已成熟。她强调,我院人事制度改革要以实行教职工聘任制为主线,以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为目标,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有利于人员结构整体优化,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创设有利于优秀人才尽快成长和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全面提高学院的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

刘范一副院长对相关制度作简要说明

刘范一从操作层面对学院人员编制的安排进行大概说明,并对学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原则、范围、程序及与之相关的聘用管理制度、辞聘解聘制度、工资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未聘人员安置制度、提前退休人员、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未聘用人员的安置问题和待聘用人员等方面,做了简要的说明。

孙云书记作重要指示

孙书记说,人事制度改革是国家、省、市改革大形势、大气候的要求,许多单位均已成功改制,顺利进入快速发展的行列,国家、省、市人事制度改革文件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我院发展的推动力和强心剂,是我院达到评估优秀、实现我院“十一五”规划的需要。孙云强调,我们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以人为本,改变某些人员庸碌、松散的工作状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我院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现在离评估还剩2年的时间,我们要出质量、出成果、促发展,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定位有清晰的认识,质的变化不一定是量的增加,有可能是结构的改变,我们必须以结构的改变来实现质的提升,实现精兵简政。目标之二是实现人尽其才,提高驾驭岗位的能力。在工作中要感受到压力,在岗位竞争中升华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目标之三是变教职工的被动安排为主动争取,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孙书记指出,全院教职工要从学院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改革,为学院人事制度改革出谋划策。部门领导干部和教学系、部负责人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量、宽阔的胸怀去操作这次人事竞聘改革,实现双向选择最优化。

会后,各部门和教学系、部组织部门相关人员就这次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