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下午,广东省古琴研究会会长谢导秀先生率二十余琴人做客我校,与我校师生共襄盛举,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古琴雅集”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孙云、院长李训贵及中文系、国学研究所的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雅集”由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宋婕老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孙云对各位古琴艺术家和大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孙书记认为,将古琴迎接进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各位艺术家能够与学院师生共聚一堂,参加雅集,聆听古琴现场演奏,是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弘扬国学教育的又一项重要活动。先人的文化传统以古琴为载体,古琴悠扬清雅的音韵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修养,让我们的心灵获得宁静。接着,院长李训贵致欢迎辞,李院长谈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潮流中,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首先应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为此,学院领导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大学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也是我们的出发点。现代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无论是从制度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我们都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为彰显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色,学院于今年98日成立了国内高职院校首个国学研究所,目的是以国学为依托,以文化为旗帜,推进我院的“文化兴校”工程向纵深开展。李院长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珍惜今天的机会,借“古琴雅集”这一平台,塑造自身的文化品质,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借此机会同各位艺术家在悠扬的琴声中体味至高、至善、至美的境界。

 


    活动持续了二个多小时,广东省古琴研究会秘书长陈是强先生对古琴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做了简要介绍。随后,方华等分别演奏了《阳关三叠》、《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等十余首古琴名曲。古韵清扬,很快将在场的听众带离喧嚣,沉浸在宁静悠远的美好境界之中。

    古琴,又名七弦琴,是伴随华夏文明产生的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史记·乐书》已有舜“挥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古琴一开始为五条弦)的记载。古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蕴涵着儒家、道家和禅宗等传统思想的人文精神和超越追求。研习古琴,不仅能提升人的音乐和文化素养,更能陶冶人的情操,极大地影响人的精神境界。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古琴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后,曾一时沉寂的古琴又迎来了她的春天。今天,我国习弹古琴之人日渐增多,一些高校师生也加入了研习琴学的行列,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山大学等还先后成立了古琴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