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校本部8号楼第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国学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由李训贵院长主持,副院长刘范一、熊军、李晓明,党办、院办、教务处、网络中心、评估中心、中文系和国学研究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李训贵院长在会议中指出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文化传播的基地,我院在成立之初,创建国学研究所,是文化兴校的重要举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光明日报》、《广州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要感谢深圳市原副市长吴小兰女士对学院的关心与大力支持。学院成立国学研究所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精粹,以普及国学教育为基础,以开展国学实践为核心,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带动国学的应用型发展研究,并尝试将国学教育与两课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讲“诚信”、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的“软实力”。
会上,在座的各位老师就学院今后如何开展国学教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宋婕老师认为,开展国学教育应注意常规教育与实践教学并举,乐教、礼教和诗教多管齐下,将学习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如古琴雅集、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等都是很好的载体。教务处吴勇处长谈到,学院应通过开设《国学精粹》这门必修课,来培养师生高尚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实现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学效果,因此,首先要对授课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教师们能够具备一种人文精神。刘范一副院长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认为应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以学生社团这一阵地开展国学教育,在学生中进行诗、词、歌、赋、棋、琴、书、画的教育。熊军副院长从教学方法创新的角度,畅谈了教师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法,做到教学内容上新颖,教学方法上形成互动。李晓明副院长认为,国学教育可以结合珠江钢琴学院成立钢琴文化艺术中心,将钢琴培训和诵读国学结合起来,扩大社会影响力。院办庄小刚主任认为:国学的博大精深使得学院在推广形式上可以百花齐放,例如聘请各类名家作为学院客座教授。网络中心主任时东晓就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国学教育谈了一些体会,评估中心的张群主任说到,国学教育要有针对性,我们首先应研究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会上,各位老师畅所欲言,为国学教育如何更好的开展纷纷献计献策。
最后,李训贵院长做了总结发言。李院长认为,大家的发言很有建设性,我院开办国学研究所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大学文化精神的一个切入点,要在校园积极营造“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和谐向上”的氛围。李院长提出了开展国学教育的四项措施:一是要开设课程,18个学时不能都只站在讲台上,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例如以书画为切入点,各类讲坛、各个类别、各个层次的欣赏活动要持之以恒,坚持开展;二是对笔会活动要形成机制;三是常年设立各类讲坛;四是在社区中开展老人、儿童经典诵读工程。接着,是做好三类人群的工作,一是组织青年教师听国学讲座,把这一活动列为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进行师德培养;二是在学生中利用国学教育,让学生养成宽已待人,严于律己的行为规范。三是关注社区里的老人、儿童和下岗人员。在具体工作当中注意把握好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从理论的高度与深度挖掘国学教育的科研价值;二是从实践层面,在学院营造一种人文精神,形成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文化特色。李院长对在座的各部门负责人提了几点工作要求:一是要求各部门协同联动,通力合作;二是将国学教育与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塑造联系起来,将国学精神渗透到我们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三是开课方案与两课教育联系起来,书画活动要坚持做好,讲坛的组织要设计好,结合国学活动月,为“文化兴校”做努力。
(学院党办、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