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28日-30日,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我校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广东伦理学学会、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全国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创新联盟、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广州市哲学学会等兄弟单位协办的“两个结合”背景下高等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修班于广州云山之畔火热开班。
炎炎夏日不挡学习劲头,来自全国各地兄弟院校120多位大思政工作领域的领导、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研修班,值得一提的是,本期研修班有24名梅州市梅县区学员,他们分别来自梅县区第一职业学校、华侨中学、丙村中学、宪梓中学、外国语学校、德兴小学、扶大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邀请梅县地区学员参与研修,既是我校深入推进教育帮扶工作的系列举措之一,也是我校牵头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的具体实践,希望通过“成长手牵手”,最终实现“发展肩并肩”。

参加研修班的24名梅县区学员与近百位本专科院校教育工作者一道,认真聆听《文化自信与“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毛泽东妙用中国神话典故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深入学习《主动适应职业教育,系统再造“大思政课”》《基于传统文化体验式教学的“工匠精神”养成逻辑教育实践》《“两个结合”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教学名师案例分享;用心观摩《毛泽东传统用典及其对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的启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来华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儒家仁学大义》等优秀教师示范课堂;共同走进广州博物馆(明代镇海楼)、粤秀书院(清代书院),实地体验岭南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在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现场体验禅茶、书法、太极、健康饮食文化,共同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智慧。

短短数日的研修活动,梅县区学员与本专科院校学员一道,切磋交流、集思广益,探讨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着力点,力图找出适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那把金钥匙。研修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研修心得,其中梅县华侨中学党委委员丘永平主任这样提到:“感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提供研修机会,这次培训在我心里种下了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受益匪浅”;“参加完这次研修培训,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如同赐予了我一把学生教育的金钥匙 ,在‘两个结合’的大背景下,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教育思考探究有了清晰的道路和方向”,梅县区第一职业学校学生处副主任钟进奈老师由衷地表示。

聚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发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先行探路者的大思政校本特色优势,强化协作交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第二个结合”的精神要义,定期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共建单位的教师实践研修活动,构建起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共同提升的发展共同体,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建设,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
(供稿/供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