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强化社区服务效能,5月19日,广州市越秀区馨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产业导师潘华东对23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开展了叙事方法的专题培训,为社区“非对抗性”福利提升注入专业新动能。
此次培训聚焦“非对抗性”沟通这一核心议题,深度阐释了以“故事”替代“说教”与“数据”的沟通策略,通过积极倾听、共情表达、尊重差异以及秉持合作导向等关键特征,将沟通双方紧密联结为合作伙伴,共同探寻社区发展的共同利益与目标,为社区治理开辟出一条充满温度与智慧的路径。

(同学们在了解叙事手法在“非对抗性”沟通的作用)
培训过程中,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案例成为教学的有力支撑。浦东花木街道新领地小区在疫情封控期间,志愿者们巧妙运用叙事方法,将社区互助的温暖故事娓娓道来,凝聚起邻里间的深厚情谊;杭州“社区记忆馆”项目借助“老物件+居民口述”的独特叙事形式,传承社区历史文化,促进居民互动交流,推动社区自治迈向新台阶;深圳城中村“共享厨房”项目以“租客厨艺故事”为纽带,成功吸引企业赞助,实现了社区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多方共赢。
培训系统传授了叙事项目设计的四步法,即精准定义主角、巧妙构建冲突、精心设计转折、升华项目价值,并实操在小组辅导中与OH卡牌结合应用叙事手法的模式。

(同学们使用OH卡牌练习掌握叙事手法的基本脉络)
在个案辅导领域,着重强调“人≠问题”的理念,引导学生运用外化、解构、改写等专业技术,深度挖掘个案的积极资源,重构生命故事,赋予个案自我赋能的能力。

(个案与叙事:学生用绘画体验“冲突-转折-升华”的心路历程)
此次培训内容详实、实用价值高,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区服务实践,将进一步推动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促使教学方法向更具互动性、体验性转变。兼具深厚专业素养与出色实践能力的社区服务人才,将凭借所学与所长,为社区治理现代化贡献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