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智慧城建学院党总支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在A8-204室,成功召开党建共建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张朝华,副院长于战明,智慧城建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军、副书记郝媛媛,以及智慧城建学院全体辅导员齐聚一堂,围绕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展开深入交流。

王军致辞
会议伊始,王军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学院在本年度肩负着国家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申报、省级样板支部验收等重大党建任务,思政与党建成果对于学院发展起着定向领航的关键作用。辅导员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借此契机,实现学院发展与个人成长同频共振。
张朝华感谢智慧城建学院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支持,她指出根据《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规定,要推动形成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更好肩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发挥理论引力优势,通过联学共建、专题宣讲、课题共研等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助力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她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高质量党建为纽带,为二级学院思政工作注入理论深度、实践广度与创新活力,推动思政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跨越,从而助力学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张朝华讲话
于战明对智慧城建学院辅导员提交的科研项目选题进行了系统点评。他对部分辅导员紧扣时事热点,把握选题时效性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科研选题应立足大学生思想存在的“真问题”。于战明指出,选题还需兼顾学术性和新颖性,从小切口切入,推动研究顺利开展、有序深入。在答疑环节,于战明回复了辅导员在研究计划撰写和题目聚焦方面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细致解答。

于战明进行科研指导
在共青团工作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路径探讨环节,智慧城建学院团总支书记朱伟林提出,应深化主题团日活动,构建“团支部 + 思政课”联动机制,提升团干部理论素养,创新实践育人载体。与会人员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分享各自的经验与思考。

朱伟林分享工作经验
此次会议高起点、高站位,有效促进了两学院间的交流合作,将党建与业务相融合,持续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此次会议,辅导员群体对职业目标与个人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为推动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迈向新高度筑牢了基础。未来,两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建共建,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图/张远 文/邢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