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银行卡,轻松赚外快,同学你要不要赚快钱!?”类似诈骗陷阱正瞄准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反诈讲师团敏锐察觉,迅速出击,借短视频开场,直击诈骗要害,全力为师生筑牢反诈“防火墙”。
12月6日下午,智慧城建学院“智防诈骗,守护安全”系列反诈宣讲活动第三期在科教城A8-305准时拉开帷幕,24古建筑班、24道桥1班的同学们迅速落座,一场“干货”满满的反诈知识宣讲就此开启,共计110余名同学参与其中。
直击痛点,案例敲警钟
活动伊始,一段令人警醒的视频直击要害。小林本因生活费用超支而烦恼,无意中看到一则高价租借银行卡的广告后决定尝试与广告发布者取得联系,并在期待与纠结中完成交易并收到1000元租金。然而,不久后他收到了公安局的通知,告知其账户涉嫌违法诈骗需要配合调查。小林震惊、懊悔,却无言以对,视频画面随之静止。
这一幕让在场的同学们都沉默了,看似简单的兼职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小林的遭遇提醒着每一位同学,金钱诱惑面前必须保持警惕,切不可因一时贪念而陷入诈骗陷阱。

反诈讲师陈曾逸贤认真宣讲中
干货满满,妙招齐分享
随后,反诈讲师陈曾逸贤神情凝重地走上讲台“回顾”往事:“同学们,我也栽过诈骗的跟头啊!”台下瞬间哗然,目光聚焦而来。他讲述了自己因朋友账号被骗子利用最终损失200元的经历。同学们听得目瞪口呆,切身感受到诈骗手段的隐蔽。讲师迅速调整好情绪,话锋一转,开始拆解常见诈骗套路,将网络刷单、伪装熟人诈骗、“校园贷”陷阱等一个个案例讲得条理清晰,背后套路揭露得明明白白。

同学、老师们认真听讲、踊跃参与
趣味互动,知识入人心
乘着宣讲课堂气氛正热,反诈讲师陈曾逸贤随即开启有奖趣味问答。随着屏幕跳出选择题,同学们的目光被牢牢吸引,争先抢答。

争先抢答
许多同学在“真实案例之我有一个朋友”分享环节用亲身经历提醒其他同学提高反诈防骗警惕性。24古建筑班裴鹏宇同学分享了身边同学因军训期间无法使用手机的“空档期”,其家长被假冒老师身份的诈骗分子索取金钱“解除危机”的真实故事,呼吁大家谨慎核实陌生人信息,必要时向老师和派出所民警求助。

同学们上台分享故事
“同学们,接下来进入超好玩的扭蛋机有奖问答环节!”有奖问答环节,反诈讲师彭辉杰巧妙绕过抵触心理,让反诈知识不再抽象难记,同学们在趣味体验中掌握反诈指南,反诈防线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筑牢。

反诈知识随机问答
携手同行,共赴无诈校园
在校园反诈这场无声较量中,手中反诈知识和防骗警惕就是最锋利的武器。当遇到伪装熟人的诈骗套路,冷静戳穿;碰上花式刷单陷阱,果断远离。每一位同学都是校园反诈的“守关人”,让我们共建无诈校园,让诈骗的暗流在校内无处遁形。

为智慧反诈点赞
(文/陈培璇、江雪儿 图/翁佳鹏、宋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