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工程”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文化与资源的推广,通过影像记录村镇丰富历史文化及独特的自然风光,从青年学子的视角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与新媒体学院“艺影凤城 印象上帅”乡村振兴宣传团通过校地合作,于7月10日-18日,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上帅镇开展乡镇宣传片拍摄活动。
“红色”成为上帅镇最鲜明的底色
进入上帅镇“上帅梗”是必经之地。这个2021年刚建立的“红色文化广场”上矗立着纪念碑、英雄浮雕和“初心”长墙,展示着奋勇解放连山的革命先辈足迹,也是在诠释勇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走进上帅特编连展厅,一件件旧物,一张张老照片,一句句誓言,在上帅打响了连山解放的第一声枪响;陈贤才故居虽已翻新了的土墙仍掩不住岁月的痕迹,仰望高楼,深切感悟到革命先辈艰苦卓越的斗争精神;上帅镇陈屋村四合院“安仁里”古建筑群虽然经历了190多年历史,走在院中院,门中门里感受到上帅人民居安思危、团结一心及互帮互助的仁爱之心,故而才有了“安仁里”的美称。

团队成员正在陈屋村委广场拍摄红色文化墙绘

安仁里古建筑群的一角:天井
“彩色”是壮族人民勤劳聪慧的象征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服饰绚丽多姿、精美实用,壮绣及壮锦图案的秀美大气早已名扬四海,是壮族文化的精华。上帅镇利用独有的蝴蝶资源和壮族图腾,打造了尚帅锦绣合作社特有的壮绣作品。走进合作社绣品展列室,栩栩如生的各色蝴蝶被绣在了丝巾、窗帘、披肩、手提包上,正是合作社社长莫燕红带领着村里的妇女用一针一线把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独特语言、日常生产劳作景象、民族信仰、对自然神话的崇拜体现的淋漓尽致。优美的象征符号也通过“抢花炮”“牛王诞”等民俗节日和《唱采茶》《舞春牛》壮歌表现出来,使服饰、节日、歌曲成为壮族文化得以表现和传承的载体。

尚帅锦绣合作社社长莫燕红(右一)正在教授壮绣针法

印象上帅宣传团正在拍摄壮歌《唱采茶》排练
“绿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绿色乡村环境。上帅镇东南村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改变村容村貌,成为连山县仅有的3个生态村之一,“一河两岸”改造工程是其中的代表,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及游客打卡景点,每年喜迎数千游客到此体验。

游客正在上帅镇东南村“一河两岸”打卡拍照
绿色产业发展。上帅镇产业是以农业、林业为主,砂糖桔产业被评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一镇一业”产业,年产值超过3500万元;还拥有蔬菜、高山茶、油茶、壮乡土鸡等“一村一品”项目。此次宣传团瞄准壮乡土鸡,通过土鸡包装设计,短视频宣传,让天然健康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绿野山踪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发奋介绍,合作社在当地政府的指导支持下,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农户养殖杉林土鸡,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

香僚村的“杉木鸡”养殖基地
在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少数民族文化,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文化传承者交流,用镜头捕捉村民们真实的生活场景,记录下他们的传统习俗。“艺影凤城 印象上帅”团队的行动,不仅仅是青年大学生自己对于乡村文化的关注和支持,更希望从青年学子的视角,唤起公众对乡村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汇集社会力量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文:吴育衔
图:印象上帅宣传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