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推进文化育人。厚植文化育人沃土,绣花功夫打造校园微文化,优化校园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公共绿地和绿植搭配,打造山月湖、窑洞、仿古长城、百米花壁等校园微景观,用岭南文化和时代精神富养学生。《广州日报》全版刊发党委书记专访文章《以广府文化“富养”广州学子》。发挥“一课三平台”文化育人优势,围绕全校公共必修课《国学精粹》改革及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核心课程《四书五经导读》建设,建设符合国家级要求的国学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群。
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结合科教城校区建设,建立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校园党建宣传阵地,充分打造“长城故事”“延安故事”“电影广场”等校园微景观开展红色文化活动。电影广场利用午休期间,为校园师生展播系列红色电影50余部。建设海珠校区红棉党建阵地,以“十个革命小村”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教职工文体活动和学生文体社团建设,丰富师生员工文化生活。利用校园微景观开展多场“云端音乐会”“山月传情书法会”等,传递抗疫正能量。做好学生运动队和教职工各种运动队建设工作,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省大学生各类体育比赛获奖累累。为进一步凝结各方力量,促进事业发展,更好服务广州,学校2022年特别举办了“服务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60年纪念系列活动”,共举办了“服务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60年”办学成果展、“学术科技节”“文体艺术节”等线上线下活动21项,影响力大。